歡迎您,來到5號網!

5號網首頁|手機版

養(yǎng)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養(yǎng)生 > 保健

腸毒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排除腸毒?

時間:2016-03-25 15:28:04 編輯:本站整理 507

對于一些長期便秘的患者來說,腸毒是很容易的,我們身體每天要排出毒素,一旦腸毒排不出去,那么我們身體的就會有很大的負擔。腸毒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排除腸毒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你的腸毒有多少?

腸毒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排除腸毒?

腸毒是怎么形成的

在我們身體的腸道當中有許多的皺褶和憩室,會積存很多的殘渣,正常的排泄一般是很難將長久積存在我們身體當中的皺褶和憩室內的殘渣排出體外的。

久而久之,這些殘渣就會依附在我們的腸壁上,由于我們身體大腸內的酸堿度和溫度對于細菌的繁衍是非常有利的,這些殘渣就會成為細菌和分解產物的源頭,形成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腸內毒素。

腸毒的形成跟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偏食、吃太多過于精細的食物、杜絕吃或者是少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糧等不良飲食習慣會造成腸道廢物排泄緩慢,從而使毒素不斷在腸道內積累和吸收。

腸毒的危害

腸毒的毒性要更甚

腸毒在我們的腸道內不斷的被吸收,不僅會嚴重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導致很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所以說我們應該及時將腸毒排出體外。

研究發(fā)現,腸毒的毒性要更甚于人體腸內正常糞便的毒性。經過研究發(fā)現,正常糞便當中的有害物質大約是22種,其中包括硫化氫、氨氣、沼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與苯類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鹽類。

長久積累在我們身體腸道內的腸毒,其中細菌和分解產物的含量會比糞便還要高,大量分解代謝的有害物質如果不能及時的排出體外,那么部分可以通過我們身體的結腸粘膜吸收,進入到我們的肝臟,加重肝臟的負擔,損傷肝臟的解毒酶系統,損害肝臟的功能。

另一方面,進入血液當中的有毒物質可以對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

腸毒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排除腸毒?

各個器官和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

1.腸毒如果被我們的血液吸收,在滲透至全身以后,會對我們的五臟六腑形成特別嚴重的損傷,進而還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和臉部的容顏美。

2.腸毒還會降低我們的肺部對于灰塵以及其他金屬微粒的過濾功能,所以說腸毒多了我們的身體就很容易出現暗瘡、皮膚枯黃和嘴巴異味等問題。

3.腸毒還會加重我們肝臟的解毒負擔,從而使肝火上升,面色黑黃,臉上也會長斑,并且我們身體的抵抗力還會嚴重下降。

4.腸毒會讓我們的皮下脂肪細胞周圍淋巴液中的毒素堆積,從而形成脂肪堆積和身材肥胖,并且腸毒還會嚴重影響我們腸胃的消化和排泄的功能,很容易形成便秘、腹瀉、小腹過胖、口臭等問題。

5.腸毒會讓我們的血液黏度和血脂增高,嚴重增加患心腦血管病和結腸癌的幾率,而且腸毒還會引發(fā)內分泌失調,氣血不暢、更年期提前等,加速身體衰老。

如何排除腸毒

1.補充纖維素

科學清理體內腸毒,要適當的補充植物膳食纖維和益生菌,可以有效的清除我們身體內堆積的毒素。因為膳食纖維有非常強的吸水能力和與水結合的能力,可以讓我們腸道中的積存垃圾體積慢慢的增大,然后加快其運轉的速度,減少其中有害物質接觸腸壁的時間。

2.補充水分

水分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新陳代謝漸漸變好,我們身體的毒素和廢物都是要靠水分來排除的,想要清除腸毒,第一不可缺少的就是水分了。

腸毒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排除腸毒?

3.補充酵素

綜合性酵素可以有效的幫助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也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元素,當我們身體新陳代謝正常的時候,毒素就不容易積累了。

除此之外,酵素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啟動我們身體自然排毒的機制,對于已經積存在我們身體內的毒素也可以有效的幫助排除。

4.讓腸胃好好休息

早上是排毒的最佳時機,并且醒來后,內臟機能才恢復運作,不宜吃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得太飽,飲食保持8分飽就差不多了。另外,如果前一天晚上吃飯的時間較晚,特別是超過晚上9點,第二天也許會覺得腹部脹脹的,此時可以減少早餐的分量,以緩解腸胃的負擔,可以喝一杯蔬果汁以補充酵素,也可以泡一杯溫熱的生姜紅茶,但記住早上不宜喝些太涼的飲品哦!

5.刺激穴位加速液體循環(huán)

想要改善便秘,按摩穴位刺激全身的液體循環(huán)是一個很方便的方法,用手指指腹按在三陰交和中脘這兩個穴位上,并且先用吹風機用暖風吹3分鐘,能獲得類似針灸的治療效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呢。

腸毒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排除腸毒?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yī)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